建设工程造价主要构成有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费,可是自从2001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受到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政府以人为本提高惠农政策,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管理,还有劳务市场的缺口逐步加大,造成材料价,人工单价和机械台班费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2006以来,变化趋势明显,变化次数频繁,给企业的工程造价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如果投标报价过高不能中标,如果报价较低没有利润甚至亏损,那么在市场多变条件下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呢?如何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呢?本文结合作者的自身工作性质归纳汇总几点体会供同行们交流探讨,希望解决当前多变的市场条件下的造价工作管理的难题。
一、加强合同管理,分析合同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由于工程招标和签订合同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时候往往为了追赶工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只关注合同总价,工程质量要求,工期要求等而忽略合同的具体细节,发生变更签证时双方扯皮;有些合同条文与国家规定的政策相冲突而形成无效条文;有些合同过于简单等。要想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合同的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的防范合同方面的利润损失。
1.加强合同管理
公司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班子或者抽调各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兼任,做到一个合同一审,审核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有效性,合同的项目适用性,合同的违约责任处理,合同的变更等事项。这方面一般公司都有相应的机构,关键是发挥这些部门的作用,相关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发包和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等。
2.分析合同风险,制定对应策略
针对具体的项目合同要结合市场多变的条件进行风险分析。分析是否能够盈利,赢多少利,如果发生外界干扰,怎么保障项目的利润;是否能够按期完工,能够自由利用的时差是多少;质量要求多高,自身能否完成,如需借助社会技术力量如何解决。
针对工期较长(1年以上含1年)的项目,要尽量签订单价合同,因为市场条件多变,特别近几年上涨风险较高,这样把材料,设备,人工等涨价的风险甲乙双方分摊,较少自身的利润损失;如果甲方为了严格控制造价,签订总价合同的态度非常坚决,就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按期或者提前完工,并要结合市场进行预测涨价的风险费用,把这些相应的措施费用和未知风险费加入总报价之内。
对于违约的处理,若不能按合同约定完工按责任追究违约责任。如工期要求,一定按照合同约定保证自己方不违约,并及时向对方提出索赔要求;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然后自检,有问题及时修复,减少甲方检查后的索赔并拖延工期。
二、加强多方合作,分摊造价风险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单位(承包商)的任务,还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造价行业协会、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或设备租赁商、劳务公司、有关造价咨询机构、工程监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多方部门,那么承包商应该如何处理,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减少风险,确保自身利益呢?
首当其冲的是材料,工程实践中材料价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储存量计算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由于建筑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材料采购价格失真,材料价格变化幅度较大,每年基本都在10%以上波动,也使占建安工程成本60%~70%的材料费难以控制。如以下表济南市政府公布的信息价为例。
1.对于常用材料。供应单位多,品牌繁杂,各企业都有自己的长期供应商,这些可以根据项目的竞争激烈程度,灵活报价,中标后可以灵活选择品牌,提高企业利润。
2.对于稀缺材料。供应单位少,价格高,市场上不好购买,承包商投标前可以和材料供应单位签订供应协议,风险与利润共摊,避免前期询价较低,但是签订合同后供应单位提高售价,其他地方不好购买,造价失控的局面。
3.对于常用设备。设备租赁市场和销售市场都大量供应,对于需求量较小,使用时间较短的设备,选择租赁,可以和长期供应的租赁公司合作。对于需求量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可以购买使用和设备销售单位合作。
4.对于大型稀缺贵重设备。要提前与租赁市场联系,达成中标租赁协议,减少后期的设备租赁风险。
5.对于一般技工、零工。要结合市场劳务行情,进行预测分析,综合报价。
6.对于高级技工,技术员。要分析企业自身技术实力,结合人才市场的工资水平及竞争激烈程度进行分析报价,可以劳务公司合作达成用工协议。
7.对于风险较大的社会、环境、气候等不确定因素,进行保险公司投保,与保险公司合作,降低风险。
三、利用投标报价技巧,加强造价前期管理
由于我国推行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项目的参与单位众多,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需要很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工期竞争力。那么如何做工程造价管理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又要得到理想的利润呢?这就需要投标策略,作为投标取胜的方式、手段和艺术,贯穿于投标竞争的始终,我们把这些策略叫做投标报价技巧。常用的投标报价技巧如下:
1.不平衡报价法,这一方法是在采用单价合同,总报价确定的情况下最常采用的一种技巧,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或在后期结算中获得理想的利润。
2.多方案报价法,针对条款不清楚或内容不明确,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多报一个方案,以期能够引起招标人注意。
3.增加建议方案报价法,招标文件有规定时采用,原方案也要报价,注意建议方案要成熟,可操作。
4.许诺优惠条件报价法,是在原报价的技术上,根据企业自身优势许诺提前竣工或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免息支持等进行吸引招标人。
5.无利润报价法,是企业的劣势比较明显,不得已的条件下采用的一种方法,为了企业的生存或后期项目赢得竞争优势或中标后再进行分包。
6.针对项目特点报价法,就是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工程规模大小等因数,结合企业的状况灵活报价。
投标报价技巧多样,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选用一种或多种技巧,达到最大限度的展现投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体现自身优势,获得激烈多变条件下的市场竞争胜利。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接轨,市场变化因素增多,变化节奏加快,对广大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上文仅介绍部分个人体会,相对国际上建设工程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拆除期),全过程造价管理(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合同形式、标底编制、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结算与决算),全要素造价管理(建设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和环境成本),全方位造价管理(业主、承包商、供应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行业协会、造价咨询机构、建设主管部门等),差距还很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开拓,共同探讨。
(栏目:工程造价知识/)联系> 18611114677(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