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是直接涉及合同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合同管理,造价问题是核心问题,承包商就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支多收,用最佳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快的速度,最合理的人力和资源配置来收到预计的效果。笔者多年从事概预算和合同管理工作,现就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问题谈几点体会。1、应建立造价控制的保证体系纵观国内外大型工程的管理成功经验,质量也好,效益也罢,都必须靠有效的保证体系来达到目的。目前许多企业,只重视投标,合同订了以后,便束之高阁,不是天天念“合同经”,日日算“造价帐”,而是干(施工)、管(合同)、控(造价)分离。先干后算,干了再算,决算时不是签证不齐,就是资料不全。以致于出现工程千人干,合同、造价几人管;合同签的好,工程干的快,预期效益却未达到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造价控制保证体系。大型工程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项目由于存在合同金额高、技术要求严、协作单位多、市场制约性强等诸多因素,致使经济效益不易预测,风险和损失潜在压力大。加之合同管理对造价的滞后性,使竣工后的决算成为施工企业最选自.代做预算网 www.yusuanw.com 终取得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保证制度和有效的体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比如,建立以总经济师(主任经济师)为首的核算组织,从开工就着手参与管理,项目上派专人配合,变更和签证首先满足造价控制人员;预算、签证、变更和材料计划(有必要时也可土建、安装分开摘)应及时有效办理,同时分送甲方和内部相关科室,为付款结算提供方便,为决算减少压力;项目负责人定期负责审核造价,督促检查具体工作。同时利用微机把各阶段的经济资料储存汇总,归档整理,为正常的施工需要提供保证。2、造价控制的前期管理一个优秀的造价管理人员,不单单是算的准,算的快,还应加上预测能力和应变水平。同样,造价控制亦是如此。为此,前期工作要从以下两方面抓起:1)类似工程的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该工作可有效借鉴以往经验,利用相关数据、资料有利于把所有与造价等有关的问题都考虑周全,贯穿于投标,合同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栏目:工程造价知识/)联系> 18611114677(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