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特别是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的66.3%。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有效控制建设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成为企业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分析,就铁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有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实现对铁路建设项目成本的最佳控制。
关键词:铁路建设;成本;造价;管理
目前,部分铁路建设项目管理采用传统的以工程图纸为核心的设计施工管理模式,致使项目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充足做好前期勘察、方案论证、可研等造成施工图阶段一再修改;因对各建设阶段过程、自然和社会因素未充分考虑等造成变更频繁;因项目管理措施、方式落后无法应对高度复杂的建设工程要求,造成责任不清、进度滞后,引发建设成本、质量与安全等多方面问题,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今年初,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中提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战略目标和使命方向,如何切实做好铁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率,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铁路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管理措施
我国建设项目(特别是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程序依次为立项决策、设计、建设准备、施工安装、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后评价七个阶段,不能任意颠倒,可以合理简化[1]。下面主要从投资决策阶段、发承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三个方面来说明不同阶段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对造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有很多因素,其中项目建议书的决定作用很大。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推荐一个拟建项目,论述其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就可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所以要编制好项目建议书,应充分做好前期调查分析,从项目建成后预计对当地经济影响、项目建设难易程度的成本分析,既要有宏观数据分析,又要有实际的需求性调查作基础。前期工作越详细,后期变更越少,对后续工作及成本的影响就越小。一旦项目决策投资就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现行技术的升级空间、新技术的安全可行、各项技术的兼容可靠、经济投入比对等广泛的研究分析[2],才能确保方案一旦确定才能最大可能降低施工风险、减少成本支出。
(二)项目发承包阶段的管理
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项目的招标。建设单位按照《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要求,详尽提供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条款及格式等内容,既是对发承包双方的约束,更是减少偏差,避免造成重复建设或多次变更而增加投资成本。
(三)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不止一家承包单位。由于承包单位之间以及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工程项目发承包模式。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有:设计-采购-施工epc、设计-建造DB、设计-建造-运营DBO以及交钥匙等。今年初的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中较为推广应用的是EPC模式,该模式由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进行项目管理,实现建设方案优化、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提出项目实施方案、协调有关技术条件、提供采购服务、生产组织准备及试运行和验收等一体化信息交流共享。一方面减少组织管理和协调的工作量,发挥总承包单位多层次协调的积极性,还能极大地减少风险的承担;另一方面由于工程设计与施工由一个单位统筹安排,使两个阶段有机融合、相互搭接,从而缩短建设工期;由于既有分包单位的自控,又有总承包单位的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也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某铁路A标段项目管理的应用
某铁路A标段作为当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对于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一)基于bim技术的项目造价控制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逐渐被推广应用。对A标段的所有相关信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1.应用BIM技术构建建设工程可视化模型,使工程设计、建造和运营工程都能在可视化状态下沟通、讨论,确保项目整个建设过程直观明了,减少偏差或重复建设[2]。2.应用BIM技术,不仅能在工程设计中进行管线碰撞检查、节能环保性能分析,而且可以基于经济和技术分析,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经过优化的方案用于施工交底,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节约成本。3.应用BIM技术,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3D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导入施工进度形成4D模型模拟实际施工,从而通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实际施工。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加载费用数据,形成5D模型,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模拟计算,见图1。4.基于BIM的自动算量功能,可使工程量工作摆脱人为因素影响,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数据;利用BIM模型提供的基础数据,加载时间信息后,即可自动获得任意时间段的工作量和工程造价,从而可以合理精确制定资金计划、人工计划、材料计划和机械计划,减轻仓储压力,降低成本[3]。利用BIM技术,可将工程设计变更内容关联到模型中,自动反映出相关工程量变化甚至是工程造价变化,不但使工程设计人员清楚地了解工程设计方案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而且消除传统模式下耗时且可靠性难以保证的弊端。由于在选自.代做预算网 www.yusuanw.com A标段应用BIM技术管理,其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二)直接材料供应链管理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指以铁路施工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的各组织通过控制物流、信息流,从中标开始到施工、竣工交付以及保修期服务的全过程,将业主、工程分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参与方连接成有机整体的具有相应功能的网链结构,从而缩短现金周转时间,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降低工程造价,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A标段工程项目物流由材料设备供应商向业主流动;信息流包括前馈信息流和反馈信息流,前馈信息流指从需求方流向供应方的信息,如采购单,反馈信息流指从供应方流向需求方的信息,如入库单。资金流由业主向材料设备供应商流动。对A标段的直接材料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一体化信息系统,利用集中型仓库直接转运战略、数据共享等,实现直接材料领用的适时适量、保证质量、费用最省。
三、结语
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化,铁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投产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不仅需要总体技术水平的升级创新,以实现当今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而且需要企业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手段,建立高效智能、一体集约的管理体系,抓住当前国家支持铁路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广应用科学专业的项目管理方法,不断降低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造价,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栏目:工程造价知识/)联系> 18611114677(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