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网带来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探讨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结构层高 据有关资料表明:层高每下降10cm,工程造价降低约1%左右。为此,本楼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层高,一层~五层层高取2.8m,六层层高取3.0m。 基础计算方面 根据设计经验,发现用PKPMCAD工程中JCCAD辅助基础结构设计时,其条形基础断面设计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的原则,在本楼基础设计中决定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面仅以一个断面为例来阐述二者计算结果的差异。该1-1断面为外纵墙某处。 荷载取值 370厚承重粘土多孔砖(双面抹灰):6.56kN/m2: 第一层一第五层楼面恒载(最不利处):4.7kN/m: 第一层一第五层露面活载(最不利处):2.0kN/m; 屋面恒载(最不利处):5.5kN/m2; 屋面活载(最不利处):0.5kN/m2;基础断面设计 基础埋深按从室外地坪下挖1.5m计算。墙体高度:28×5+3.0+0.5+1.5+0.6=19.6m。 基础计算埋深:1.5+0.6/2=1.8m。 3.3×1.65/2/3=0.825。 上部荷载:N=6.56×19.6+(4.7+2.0)×0.825×5+(5.5+0.5)×0.825=161.16kN。 基底宽度:B=161.16/(200-20×1.8)=0.98m。 用PKPMCAD工程部中JCCAD基础结构计算结果:该断面设计值B=1.20m。 抗震验算方面 本楼采用PMCAD进行抗震验算。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而抗震验算在结构设计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根据设计经验,发现既影响抗震验算结果,同时又与工程造价联系较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墙体材料自重。以往墙体材料为承重粘土砖,其重为22kN/m3(含双面抹灰)。经过PMCAD墙体主材不同容重输入值抗震验算结果对比表明;抗震柱断面设计值可以缩小很多。 抗震柱、圈梁使用I级钢筋。据有关资料表明:圈梁、抗震柱使用I级钢筋远比使用II级钢筋对提高抗震性能、增加延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砌筑材料分层设计。对于砌筑材料的种类、级别,如果按层进行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工程造价。本楼设计如下: ±0.000以下,采用MU10承重粘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0.000以上到三层顶,采用MUl。承重粘土空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四层到女儿墙顶,采用MUl0承重粘土空心砖,M5混合砂浆砌筑。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多方面工程造价的比较与分析,粗略一算,本工程即可节省投资近百万元。对于大型工程投资项目来说,设计细节上稍微“慎重”的考虑,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 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上,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设计阶段工程存在问题分析 建设单位——付款设计图纸方案——设计人员(只对方案可行性和结构的安全性感兴趣)。设计单位经济责任感不强。初步设计时只从建筑规划、建筑规模、建筑空间、结构类型等方面考虑,片面追求新颖、精尖,对造价指标考虑不周或不顾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往往只关注技术、安全,设计保守、盲目加大安全系数,限额设计执行不力。 设计评标办法——评标委员会(重技术、轻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尚未详细)。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招投标制已经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但目前对于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还没有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评选实际上就演变成了单纯确定设计队伍的简单过程。 限额设计推行不到位——设计人员(“三超”现象的普通存在)。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造价分成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在保证各专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但现阶段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的力度不够,设计人员的技术经济意识很淡,经常出现设计超出限额,总投资限额被突破。 (设计监理制度还没有强制推行)业主单位——很少主动委托——监理人员参与设计阶段。不少业主缺乏工程建设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上与设计项目管理主体之间形成严重的失衡状态,却又很少有意识委托专业人员进行设计监理。许多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物和缺陷往往在施工阶段才能被发现,一些必要的设计变更不能做到提前控制,已经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被拆除重做,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 工程设计阶段采取具体措施进行造价控制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 改变设计收费办法,刺激设计人员重视设计的经济性。 我国目前设计单位收取费用的主要方式有两种:设计费=工程造价×费率; 设计费=建筑面积×单方面费用标准(元/m2)。 以上两种方式中费率(或单方费用标准)根据工程性质、结构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由此可见,现行设计收费制度只考虑了工程规模和难易程度,没有考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不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可以在现有收费办法中加入对投资节约的奖励和投资超支的罚款部分。具体方法如下: 设计费=概算数额×基本费率+(概算数额-预算数额)×奖罚费率。 该方法体现了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 推行设计招标制度,完善设计方案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 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尽早制定出工业、民用等建筑设计方案详细的评价指标体制和规范的投标文件格式。其次,业主单位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参评方案的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在评标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应该吸纳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参与评标委员会,与其他评委一道综合评定每个投标方案的优劣,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 充分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优选设计方案,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可以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和标准化设计等技术手段,按照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这种层层控制的方式,确保施工图预算不突破造价限额,即纵向控制;或者可以通过对设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实施奖惩来确保设计质量,即横向控制。在限额设计的过程中,从选择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直到最后结构零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从中选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在方案优选过程中,要应用多种优化途径,如价值工程原理的应用、选择合理的招标方式等。 引入设计监理控制,加强设计过程的监管。 建设单位选派从事过具体专业设计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或者委托既懂设计又懂经济的专业监理机构,参与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及时发现隐含的设计缺陷、事物和有可能突破造价限额的事项,将必须的设计变更控制在施工之前,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终实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结语 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对控制工程造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当业主(建设单位)和承包方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
(栏目:工程造价知识/)联系> 18611114677(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