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预算造价 > 工程造价知识 >

工程造价设计风险规避策略

来源:代做工程预算    时间:2022-12-24

工程造价控制全面贯穿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包括项目投资与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阶段。统计显示:规划设计环节,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技术设计环节,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而在施工图设计环节,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约5%-3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而设计阶段各种风险的影响,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规避工作。

1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主要风险分析

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有关造价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很多,并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1招投标风险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招投标制度已广为人们广泛接受。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首要因素,在于设计投标人是否能够依据招标人的要求,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针对招标人要求的设计范围及深度,提供可以有效对比设计优劣的方案。此外,针对优选设计单位而言,其能否针对设计投标人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质量、优劣及深度,给出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否明确指出方案对于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1.2设计变更风险

标准设计是以共同条件为依据,按照通用性原则予以编制的,经过了一定程序的批准,为设计单位提供了可重复性使用的设计标准,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经济实用,有效满足了我国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可以有效缩短设计周期选自.代做预算网 www.yusuanw.com ,加快进度,因此,标准设计通常都能确保工程造价远远低于非标准设计造价。但是,设计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计变更风险,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带来不良影响。

1.3人为风险

首先,设计人员对于方案选择不够重视,在选择设计方案时,未通过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予以评价,仅仅利用某些专家经验予以决定,导致较好的方案被舍弃,极大地影响了设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相脱离。由于设计人员对于当前的新技术及材料未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方案设计落后,缺乏时代感;再次,设计水平良莠不齐。无论是知识结构、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和习惯,都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巨大的影响,设计人员能否充分树立现代化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保设计的质量,都直接关系着工程造价的控制。

1.4技术风险

首先,设计人员能否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费用,快速获取有利的工程信息;其次,设计环节的造价是否具有足够的执行力,是否根据标准化的设计模式,设计中能否充分体现经济观念,是否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等等。

2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风险规避策略

2.1完善招标工作

为了解决设计阶段只注重招标,忽视施工图纸及技术设计招标所带来的问题,在设计阶段招标工作中,除了确保方案设计利用招标形式完成,还要在技术及施工图设计中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确保不同设计阶段都能够在竞争中完成,这样可以促使设计人员更加关注设计细节及质量。在定标中,应关注设计构思的实用性、合理性、创造性,关注技术的优劣、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进度计划是否科学。通过对经济、技术及效果进行评价,在确保技术先进的条件下,保证经济的合理性,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保证技术的先进性,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投资,带来最大的效益的单位为中标单位。

2.2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作为限额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设计变更管理工作中,应尽量将设计变更工作提前,以尽可能减少因设计变更所带来的损失。其中,设计变更产生的越早,所带来的损失也越小,否则越大。若设计阶段出现变更,则仅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不会产生多余的费用,所带来的损失也较小;若采购阶段出现变更,则不仅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还需要重新对设备及材料进行采购;如果施工阶段出现变更,除了以上所有费用以外,还需要将已完成工程进行拆除,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应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尽量将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2.3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及综合素质

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观念,将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融入设计过程中,将技术同预算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应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掌握有效的造价控制设计方法,以便提高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同时,应制定明确的奖罚机制,确保设计方可以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树立应有的质量及成本意识,在确保工程项目功能及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引入新型工艺技术,提高设计水平,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并针对节约管控的比例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对于设计过于保守,导致浪费及深度不足的,应责令其进行整改,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惩处。

2.4推广标准化设计模式,加强经济论证

上文已经提到,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对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应尽可能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以便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及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成本,更好地贯彻经济性原则;此外,应注重加强经济论证,在设计阶段,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开展经济论证,从中选出最为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优化方案,将技术性同经济性进行有机结合,加强设计论证,在复合工程项目结构及性能的前提下,利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总而言之,设计风险会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必须抓住设计这一关键环节,加强事前控制与主动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目标值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优化设计工艺,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加强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以便确保有限的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

(栏目:工程造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精选文章

代做工程预算
顶 ↑ 底 ↓

联系> 18611114677(同微信)拨打电话